杰出人才网移动版

杰出人才网 > 综合报道 >

多地健全帮扶协作机制,补充急缺人才

核心阅读

中办印发意见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提出要实施好人才支持项目,健全人才帮扶协作机制。当前,许多地方通过对口帮扶、挂职锻炼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补充急缺人才,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技术专家郭黄萍

沉到一线,培养果农

常年在田间地头行走,郭黄萍的脸晒得黝黑。

在山西隰县,60岁的郭黄萍很出名。隰县的玉露香梨享有盛名,被当地农民称为“致富果”,作为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梨树课题组负责人的郭黄萍,则是玉露香梨走红“背后的那个人”。

2000年左右,不少技术员都“下海”了,玉露香梨的培育出现停滞,刚刚接手梨树课题组不久的郭黄萍想赶紧找地方,重新培育并推广这一品种。

藏在吕梁山里的隰县被一眼相中,“这里海拔在1000米到1300米,海拔越高、温差越大,准没错。”郭黄萍说。果然,隰县产出的玉露香梨,颜色碧玉透亮、个头大,汁多爽口。

然而,尝过玉露香梨的都说甜,可果农却没尝到“甜头”。一直到2010年,在当地政府力推之下,玉露香梨也只有万亩规模。当地果农李元生感慨,“梨是好吃,就是放不住!两天就烂一片,谁敢种?”

郭黄萍带人去调研,发现梨子就按照老办法成堆地放在窑洞里。于是,他们帮助梨农改变贮藏办法,解决了存放问题。

“每去一次都能发现一堆问题。”那会儿,郭黄萍一来,李元生就像看到了“救星”。可毕竟两地相隔了200多公里,沟通总是不便。果农们迫切需要长期“在线”的技术员,而对郭黄萍来说,又分身乏术。

2011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开始实施,一方面,果农合作社将急需解决的问题报上去;另一方面,省科技厅向专业技术员抛出橄榄枝,用资金支持技术员走向“三区”。

郭黄萍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经过匹配,她的申请与隰县的项目完美对接,成为省级技术特派员,有了经费和项目支持。打那之后,隰县成了她的第二个老家,“几乎每月都要去一趟,一待就一个星期。”

作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技术特派员,郭黄萍带着团队走遍了隰县的大小山头。现在,隰县的玉露香梨已经有30万亩的规模,价格是普通酥梨的3倍多。尝到了甜头的果农积极性更高,当地也将玉露香梨作为了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

今年,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仍在继续,将在58个贫困县实施。许多当年接受培训的学生,都成了“土专家”,“像李元生,因为种梨经验足,他说的一些办法还能给我们提供新思路。”如今,郭黄萍跟着项目库又“匹配”到了汾西县,她说,还要培养更多的“土专家”与“种梨大户”。

挂职干部文海涛

智力帮扶,转变观念

13个县市(区)、21个贫困乡镇、40多个贫困村、上百户贫困家庭和企业,行程超过两万公里,这是文海涛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挂职一年多来的“乡村足迹”。

2018年4月,中组部选派干部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锻炼,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文海涛被选派到黔南州挂职,任黔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主要任务在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了解扶贫政策,不熟悉当地情况,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怎么干。”离开熟悉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领域,文海涛有些无所适从。

“光看材料不够,必须得深入基层一线。”在学习了解黔南的基本情况、脱贫部署后,文海涛开始实地调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焕然一新,黔南州的发展成效让她很有信心,可深入调研发现,一些乡村贫困现象依然严重。多次走村串户后,她意识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能真正巩固扶贫成效,而教育是根本之策。

文海涛打开了工作思路。“我就是从大学过来的,智力帮扶不正是优势吗?”文海涛决定从教育抓起。

她深入各类学校,了解办学困难、贫困生接受教育保障情况,并联系北京相关高校帮助黔南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黔南高校与北京高校的全方位合作已积极开展,提升教师教学技巧的教学技能工作坊培训走入黔南高校,10名贫困学生受社会资助到贵阳就读高中。并且,在她的对接协调下,北京交通大学与黔南州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教育援助和科技支持。大学生支教项目、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一批教育帮扶项目陆续落地。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纷纷到这里开展帮扶,让大山里的师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理念。

“对贫困地区来说,人才进不来、留不住,培养人才能力不足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文海涛说,她此行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一些先进的理念、教育经验、管理方法在这里落地生根,帮助人们转变观念、提升能力,让黔南州发展有更多人才储备,更有后劲。

第一书记宋全红

专业规划,精准找矿

甘肃两当县张家乡张家村,地处秦岭深处,四山环抱,林木茂盛。

今年2月,宋全红来到村里,成了第一书记。1985年出生的宋全红就职于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我的专业是资源勘查工程。”宋全红笑着说,“通俗讲,就是找矿。”

张家村人多地少却有矿。地下富藏的大理石矿,撑起了一家民营企业。靠着采挖大理石,不少群众都在家门口挣工资。

驻村后,宋全红直奔这家企业,客套话都不说,进门就问:“都有啥困难?”企业也实在,“缺探矿的技术。”

原来,这家企业此前开采比较粗放,知道地下有矿,但具体在哪里搞不清,费时费力,投入大产出小。

“这好办,是我专业。”宋全红通过和原单位对接,请来了地质、物探、测绘、钻探等专业队伍。从测算矿体的形态、大小和厚度,到形成图纸,再到计算资源量,很多时候,宋全红都是自己上手。在他看来,找矿如绣花,“要精确定位,才能精准开采,纸上有图,心中才会有数。”

一次次勘查,一组组数据,宋全红带着技术团队,为企业提供方案,设计坑道,让采矿的线路最合理。“企业效益好,群众工资高。”宋全红说,“双赢还要靠技术。”

“坦白讲,这里山大沟深,企业缺乏对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宋全红说,再加上勘查找矿,很多设备需要专业背景,不像操作手机,教教谁都能上手。“我的目标是,协调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支持机制。”在宋全红看来,给政策、给设备都是短期帮扶,长远看,企业要发展,技术是关键,“希望能当好企业和技术团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企业不再因技术发愁,也让村民们有更可靠的收入来源。”

 

(责编:艾雯、程宏毅)

(责任编辑: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