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钟的 “虽然说,收入不是衡量人才层次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应该最大程度地体现在收入水平上。” 7月23日,华为发文公布了由任正非签发的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据报道,这批顶尖学生全部为2019年毕业的博士生,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此前,任正非曾在公司内部讲话中提及:“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鳅一样,钻入我们的组织,激活我们的队伍。” 刚刚毕业就能收获上百万元的年薪,在外界看来,华为招聘的这批“顶尖学生”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天之骄子。有人争议应届生拿如此高的薪水是否合理,也有人好奇这批学生的教育背景,还有许多人感慨历来敢为人先的华为此举的大手笔、大格局。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华为此番招聘8名博士毕业生,看中的并不是他们的学历,或者说学历只是他们被华为高薪录用的基础条件。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2018年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也进一步提出适度扩大博士研究生规模。博士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量的增长,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增强,但也意味着博士教育进一步普及,单凭一张文凭取得用人市场追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高水平人才当然离不开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学历本身不再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 其次,由于能力存在高下之分,应届生的收入水平也将进一步分化。我们可以看到,在华为招聘的8名顶尖学生中,其年薪待遇差距悬殊。进一步分析,这批顶尖学生虽然都毕业于境内外一流高校,但与他们一起毕业的同学,未必能迈入像华为这样的工作平台,获得类似的收入待遇。根据相关报道,华为在录用这批博士毕业生时,详细考查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建树,这种精细化选拔人才的工作模式,值得许多用人单位学习与借鉴。与此同时,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也为高校开展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再次,华为对顶尖学生许以高薪,态度鲜明地对论资排辈的用人方式说“不”。在传统的用人模式中,员工收入的高低与所谓的资历挂钩。不管是在何种性质的单位,都存在着论资排辈的弊病。尽管经验依然是衡量人才价值的重要维度,但在创新性环境中,资历较浅的新人完全可能一鸣惊人,发挥独特的“后喻”优势。机械地以人才的工作年限作为晋升条件,只会让企业面貌死气沉沉,让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 虽然说,收入不是衡量人才层次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理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人创造的社会价值,应该最大程度地体现在收入水平上。一直以来,华为都是一家以员工高收入、高福利著称的公司,其赢得的社会声誉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其对员工的爱护。这与一些空谈理想和奉献却枉顾员工实际权益的企业相比,形成了鲜明对照。 高效的创新型社会,必然具有一股对学识和人才尊重,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氛围。华为多年以来的成功不是偶然,仅就其用人价值观而言,堪称科技企业的典范。 (责任编辑: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