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白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万晓白,女,汉族,1980年01月出生,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8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
2019年5月28日,当选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19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
2019年,入选9月“中国好人榜”
近年来,万晓白带领协会里的1000多名志愿者,在科尔沁沙地边缘地带从事沙化草原的生态修复工作,开展志愿服务累计超过400万小时,辐射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旨在遏制和转变科尔沁沙地区域沙漠化的趋势,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恢复草原生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万晓白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以恢复草原原生物种为主,谨慎引进外来物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恢复乔灌草三位一体的生态立体景观,建立防风固沙生态屏障,阻止科尔沁沙地东扩,保护优质耕地和自然村落。
截止到2020年12月,协会共建立生态沙化草原修复区5块,达到5000亩;原生植被覆盖率达到60-95%,回归野生动植物达到300余种;栽种成活防风用杨树30000棵,保护恢复野生榆树及杠柳400亩。通过20年的生态恢复工作,这片草原终于迎来了生机。
与此同时,通过万晓白和协会志愿者的努力,生态修复区保护耕地10000亩,提高了受保护耕地的农民收入,户年均增加2500元左右;在沙区自然屯成立公共事务服务核心组4处,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带领当地年轻人自发改善生存环境。
为表彰全体协会志愿者始终坚持传播生态文明,对生态文明创建实践、理论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授予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万晓白扎根科尔沁沙地农村,从最初凭借理想,父女二人携手开拓草原恢复区,到以大学生为主力的志愿服务团队,再到如今以本地居民共同组成的重建生态家园的环保社团,她始终坚持以系统的本土化生态修复为工作基础,坚持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她从传统文化、爱国爱家、食品安全入手,解决生态脆弱区人与环境的矛盾,建成稳定的温带草原生态修复区,恢复物种基因库,带领各地青年,以志愿服务的形式,重塑绿水青山,守护美丽乡村。万晓白,无愧人大代表的身份,也承担起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万晓白创业故事
2000年,万晓白跟着父亲万平,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2005年,她放弃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扎根乡村,全职从事科尔沁沙化草原及社区的生态修复志愿服务工作。
她的工作方式以恢复本土原生植被为主,谨慎引进外来物种为辅,进行半自然半人工管理。采用物种框架法,依靠草地自身的“基因池”,来增加物种和生命,实现生物多样性。目前区内植被已由2000年接近于0的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运用林草植被再生技术,增加土壤腐殖质厚度,使土壤结构得以稳步改善,土地生产力逐年提高,示范区周边小气候随之改变。保持现有植被水平,阻止流沙向东移动,保护毗邻优质耕地6000亩,居民200户,耕地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沙区居民年均收入增加2500元左右。同时在沙区自然屯成立公共事务服务核心组2处,带领当地年轻人自发改善生存环境。
她的工作影响范围达到方圆300平方公里,受众约9000人次。探索有机谷物种植项目。采用“1:10”种植模式,选取1公顷优质耕地进行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地附加值,取代10公顷滥垦耕地的广种薄收,释放10公顷草原,使其休养生息。这样做优点有:增加居民收入、扩大草原面积、保护优质耕地、节约地下水、提高碳汇值、创造人境和谐的生存空间。
她和团队在吉林省农村中小学首开环保教育课。协助编著环保教材(读本)2套,自费带领学生进行草原、沙地体验。每年平均接受校园环保教育的中学生100人次,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孩子们处处保护环境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父母和亲友。得到环保理念的农民可以达到4500人次以上,并且有效地控制沙区初中生辍学。
组织全国近100所高校的大学生沙地实践活动18次,中、美高中生夏令营4次,参与人数1900余人。生态修复及其它工作,作为农学、社会学、法学等论文课题为各学科学子研究。工作成果在中韩荒漠化问题国际论坛会议和荒漠化控制科学技术国际大会上得到肯定。
在生态环保领域,万晓白先后获得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性奖励——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生态环境领域民间最高奖项——第七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她带领的团队同时也获得了这项殊荣。在志愿服务领域,万晓白先后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优秀志愿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万晓白带领通榆县志愿者协会扎根科尔沁沙地农村社区,以系统的本土化生态修复为工作基础,从传统文化、爱国爱家、食品安全入手,解决生态脆弱区人境矛盾,建成稳定的草原生态示范区,并且以此为模板,带领各地青年志愿者,扩大沙地回归草原的规模,以志愿服务的形式,重建绿水青山,守护美丽中国,振兴乡村,践行生态文明.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科尔沁沙地能变回一片草原,就像人间的天堂!”这是万晓白的梦想。
不知不觉,如今已经42岁的万晓白与科尔沁草原打交道已有22个年头了。光阴流转,带走的是一个人的青春年华,而留下的是一片绿洲和更多的希望。
为了梦中的草原
吉林省通榆县同发乡新合屯,地处中国四大沙地中面积最大的科尔沁沙地东部边缘。这里曾是河川众多、水草丰茂的大草原,但后来因为过度开垦,变成了茫茫沙地。
万晓白的父亲万平曾是这里的下乡知青。“我要在这里治沙,为了梦中的科尔沁草原,为了让乡亲们重新过上水草丰美的日子。”2000年,万平辞掉工程师的工作,带着自己半辈子积攒下的30多万元,在新合屯承包了一块沙地,立志将“火沙坨子”变绿。当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被万平的这一举动和选择“吓坏了”,唯独正在读大学的万晓白却始终理解和支持着父亲,每当学校放假,她便回去帮忙。
“那时候,这里刮起风来看不到人的!”万晓白回忆说。在漫天的黄沙中,她和父亲经常两人一组,一人扛铁锹,一人抱树苗,栽上树苗后再蹦蹦、踩实……每当收工时,她的脚底就像踩棉花一样,特别狼狈。
万晓白利用假期时间来到科尔沁沙地,帮助父亲种树浇水。
放弃教师“铁饭碗”跟随父亲投身治沙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我们还能做点啥?我这一生怎样度过才有意义、有价值?”万晓白在一篇环保治沙日记中写道。
2002年大学毕业后,万晓白去了宁波,并在那里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是,每每想到父亲和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万晓白心里总是有太多的牵挂。
“父亲一直是我的榜样,理所当然地我成了父亲治沙事业的忠诚追随者。”2005年,在治沙缺人又缺钱的艰难时刻,万晓白决定辞去教师的工作,带着刚满1岁的女儿来到父母身边,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开始全职帮助父亲治沙。
“这条路太难走,父亲身边没有一个帮手,倘若家里人都不支持,就没有人跟着一起做了。”万晓白说。
从此,父女两人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倾注在科尔沁沙地变草原的征途上。然而治沙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开始,父女俩千辛万苦种下的杨树存活率一直很低,父亲为此大病一场。随后林业专家前来考察时发现,当地的沙地并不适合栽杨树,杨树需汲取大量地下水才会成活,地下水减少,沙化就会越来越严重。随后,万晓白和父亲改变了治沙策略,在沙地上挖方格铺草埋草,利用当地的草本植物种群进行植被恢复,种草养草。
随着绿色植被的恢复,沙地的原生动物也出现了,先是有了小小的田鼠和蛇,后来竟跟来了雄健的苍鹰、机灵的獾子和狡猾的狐狸,再后来就是一窝一窝的鹌鹑,一群一群的野鸡,一跳一跳的野兔……
“治沙,得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
“治理草原沙漠化单靠环保示范和教育孤掌难鸣,还得让当地农民过上富裕的日子,他们才会有精力和想法来顾及治沙。”万晓白说。
近几年,万晓白也不断开始尝试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道路,用恢复的草原邀请沙区农民养草原鸡、放牛,获得收益,增加收入,促使农民“退耕还草”。
如今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示范区每年能够阻挡住2.8米的流动沙丘,不仅保住了万亩良田,村民收入也比以前翻了一番。绿色发展效益明显,沙地里真的生出了金疙瘩。
二十几年过去了,在万晓白父女俩的努力下,1500亩已经荒漠化的草原被成功恢复,植被覆盖率达95%,3万棵杨树栽种成活。在这片生态示范区内,沙地已变成绿洲,现有植物260种。
“我和父亲想在有生之年,再做出40个示范区,同时影响一代人带动几代人治沙,那时,科尔沁沙地变回茫茫草原,将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绝美风光。”万晓白笑着说:“这,就是我们一生最大的理想!”
(责任编辑: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