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背后的高校国际化思考
时间:2019-06-15 10:1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主持人]: 10月5日,天津大学药学院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因为分子机械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天津大学的大事。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
-
[主持人]:10月5日,天津大学药学院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因为“分子机械”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天津大学的大事。今天,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先生做客人民网,以“诺奖背后的高校国际化思考”为题进行访谈,欢迎李书记![14:03]
-
[主持人]:国家外专局千人短期计划入选者、贵校药学院教授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因为“分子机械”方面的研究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您得知这一消息后,是什么心情?[14:03]
-
[李家俊]:10月5日,让•皮埃尔•索瓦日、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分享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我看到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的名字和照片时,有点不敢相信。他正是中国外专局千人短期计划入选者、天津大学药学院教授。我马上请药学院进行核实,学院核实后,我们第一时间给弗雷泽发去了贺信。[14:04]
-
[李家俊]:我感觉很振奋。中国要在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的学术中心和科技中心,首先要能吸引最优秀的科学家到中国来工作。获得诺贝尔奖的是中国的“千人”教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起点。说明中国越来越有吸引力,能够吸引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来中国工作,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提供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和好的氛围,使更多的高水平科学家来到中国,并且发挥作用。[14:04]
-
[李家俊]:去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治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发现,中国的传统科学——中医药的作用在世界得到了实践和认可。两年前来到中国工作的弗雷泽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好的象征,我认为。[14:04]
-
[主持人]:药学院的国际化试点,您觉得对全校有哪些示范意义?如何让药学院的国际化试点与天津大学这个系统兼容?[14:05]
-
[李家俊]:弗雷泽在中国工作的地方就是天津大学的国际化试点学院——药学院。这个学院里75%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本硕博所有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我想,它的建设和发展是学校,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缩影。[14:05]
-
[李家俊]:学校鼓励学院“放开手脚”,按照国际惯例,延揽国际高水平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领域,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类科研攻关;积极实践全英文课程体系。同时,尝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研、人才培养及管理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解决引才用才中遇到的新问题,探索和完善可复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模式。[14:05]
-
[李家俊]:该学院院长杰伊·西格尔,是天津大学首位“洋院长”,还是弗雷泽教授来天大的“引路人”。2013年3月22日,弗雷泽应好友西格尔的邀请第一次来到天津大学,我和他以及西格尔等人进行了长达1个多小时的深入交流。我对弗雷泽说,如果他有很好的成果不妨拿到天津大学来实现技术转化,学校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天津以及天津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有一些优势。最终,费雷泽来到了天大,还将自己的三位得力助手一起带到学校,组建科研团队。不仅如此,他还在学校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人才基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并帮助在全球延揽优秀博士后和青年教师。[14:05]
-
[李家俊]:从全球延揽来高水平科学家后,学院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知名大学的教师队伍管理经验,在先后调研近20所高校药学院的教师考核评聘规则后,结合本院实际,摸索出一条符合国际惯例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聘任考核体系。自2015年起,学院开始尝试新的年度考核办法,新的考核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培养,打破以数量为主要依据的考核体系,全力打造以工作质量为核心的创新性考核模式。通过一系列考核模式的改变,中外教师们都能注重和加强在学生培养中的投入,注重工作质量和成效。[14:06]
-
[李家俊]:药学院的国际化试点也推动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像药学院引进聘用青年学者及博士后来自于17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这些高水平人才,学校开出了“国际化”薪酬。有人担忧,国内学者会不会不平衡?这在本质上,也是药学院的国际化试点与学校系统是否兼容的问题。[14:06]
-
[李家俊]:以薪酬为例,为了形成“远者来,近者悦”的良好人才氛围,学校深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构建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北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该体系对应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人才梯次,设置了卓越教授、讲席教授、长聘教授、长聘副教授以及准聘副教授五个层级,并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薪酬体系兑现相应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这些岗位都是面向校内外、国内外公开竞聘,通过海外评审等手段把控人才质量,可不受国籍身份等外在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校内教师、国内学者只要达到岗位要求的国际化学术水平即可享受国际化的薪酬标准。[14:08]
-
[李家俊]:这些有效的试点改革,已经逐步在全校进行推广和示范。[14:08]
-
[主持人]:国际化能给我们的高等教育带来些什么?[14:08]
-
[李家俊]:药学院博士生王真真听到她导师的导师——弗雷泽获得诺奖的喜讯后,感慨道,“原来诺贝尔奖获得者离我这么近。”这是学生切身感受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14:09]
-
[李家俊]:事实上,伴随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基本现实,更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对我国高校融入全球高等教育大格局,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理念,吸引和汇聚全球范围内优秀拔尖人才,参与和引领高水平国际合作,更好地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具有重大意义。[14:18]
-
[李家俊]: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吸收借鉴先进办学理念,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以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诞生为标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历史只有120多年的时间,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几百年以上的历史还很短。一些被历史和实践证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对我国高校发展重要借鉴意义。[14:19]
-
[李家俊]: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吸引和汇聚全球范围内的拔尖人才,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和人才优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最根本的竞争,拥有一批优秀的拔尖人才是决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升,增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对中国大学的深度了解,我国综合国力为吸引和汇聚这些优秀人才创造了条件。[14:19]
-
[李家俊]: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参与和引领高水平国际合作,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高校可以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和机构间的深入实质合作,更加全方位融入到全球高等教育大格局中,促进了高校在全球坐标体系下对自身的发展和水平进行定位,对充分整合和利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支撑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通过在一些重要领域承担起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华盛顿协议等等),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地位。[14:19]
-
[李家俊]:我本人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受益者。1991年,我通过考试被国家公派到英国威尔士大学斯旺西(现斯旺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这个机会是天津大学老校长、“中国内燃机之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史绍熙教授为中国学生争取到的。老校长曾受聘为斯旺西大学研究员,正是在他的积极推动下,该校与我国教育部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高校每年有3名学生到该校留学深造,并且减免学费。我是第三批派出的3人中的一员。[14:20]
-
[李家俊]:那时候,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多体现在向国外派遣了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面向世界”,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走国际化之路。中国的学生和学者们学成回国,不仅带回了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带来了根据国际人才市场需求来改革高校、招生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动力,带来了现代教学管理观念、模式及一些国际通用的标准、质量评估方法和考试模式,切实推动了我国高校的现代化改革,乃至国家的现代会进程。[14:20]
-
[李家俊]: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我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外派留学生人数的同时,我国的高校也走出国门,在海外兴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和专业,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这一切既为外国人学习中国的科技发明成果提供了途径,也为我国的文化科技知识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策略。[14:21]
-
[主持人]:2014年,您曾就国际化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开展国际化工作、如何开展好国际化工作。两年过去,这两个问题您觉得有比较满意的答案了吗?在国际化工作中,学校遇到了哪些困难,您有何建议?[14:21]
-
[李家俊]: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回应国家战略发展的神圣使命,更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其实,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在建立伊始就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国际化“学堂”。以外籍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与哈佛、耶鲁接轨的课程体系,全英文授课方式,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使她成为中国新式大学的“规式”。[14:21]
-
[李家俊]:关于如何开展好国际化工作,药学院的一些做法起到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在教育理念、学生、师资、课程与教学、科学研究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14:22]
-
[李家俊]: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矛盾。不久前,药学院党委书记、全国先进基层党务工作者冯翠玲给我讲了一件事:来自巴西的艾黛丽亚教授有一次兴奋地夸奖起学院新整修的卫生间,说卫生间整洁、雅致,使用起来很便捷,是国际化的卫生间。我说,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看来要从建设国际化卫生间开始。[14:22]
-
[李家俊]:这是句玩笑话。但是,当今高校的国际化建设确实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的。比如,中西方理念和文化的差异,语言沟通方面的困难,非华裔人才在社会保障、科研项目申报,甚至住房、子女入学等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问题等。听说,有些高校和学院在推行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时,有一些教授提出了反对意见,担心学生们光学英语,疏忽了对于母语的学习。[14:22]
-
[李家俊]:我想,开展国际化工作是拓展学生全球视野、提升教师国际竞争力、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举措,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要途径。开展国际化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总体办学水平,更好地为本土化服务,而并非追求一种简单的状态。[14:23]
-
[李家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认为,更要注重几个方面:要提高认识。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布局和开展国际化的工作,而不是采取刻意回避的做法,主动在国际坐标体系下定位学校发展,对标先进,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和短板,分析原因,明确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要找准切入点。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推进国际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天津大学聚焦在“学生全球视野拓展”、“教师国际竞争力提升”、“全球科技战略合作”、“留学天大”等四个方面开展国际化工作,同时通过保障体系、工作机制和文化环境建设作为有力支撑,促进国际化工作的落实。要抓关键环节。抓有重要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关键环节,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比如药学院的国际化试点学院改革,使它的一些经验能对学校总体改革起到借鉴作用。[14:23]
-
[主持人]:天大的国际化工作,有没有一些指标和数值的要求?您如何看待指标和数值的作用?[14:23]
-
[李家俊]:各类指标和数值是国际比较、客观评价和总结评估的重要工具之一,能够从一些侧面反映学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加强外部质量监督和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方法,是实现既定目标,保证办学水平的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14:25]
-
[李家俊]:在具体工作中,指标考核是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天大对自己的国际化工作也是“划了杠杠”的。比如,在“十三五”期间,把国际化战略概括为“五个国际”:“国际视野、国际坐标、国际竞争、国际前沿、国际传播”。所谓国际视野,是指开拓视野和思路,把目光放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上,增强发展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国际坐标,即主动追求世界一流,在国际坐标体系下聚焦自身的发展,明确短板和不足,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国际竞争,表示在优势领域主动参与和引领国际竞争,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国际前沿,是说各个学科主动聚焦国际科技的前沿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国际传播,表示提升办学理念、发展成就以及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14:25]
-
[李家俊]:同时,“五个国际”的内涵要求也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顶尖学科建设计划、一流教师发展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天大文化构筑计划等具体工作内容中。这些指标的设定,一方面考虑了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另一方面也考虑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14:26]
-
[李家俊]:我认为,要重视指标,但也不会唯指标论,关键还是通过具体工作取得扎实的成效。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家都在探索。只要不忘初心,就能继续前行。[14:26]
-
[主持人]:借弗雷泽教授获诺奖的契机,下一步,天大的国际化工作有什么计划?比如,如何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国际化适应能力?[14:26]
-
[李家俊]:高等教育国际化牵涉到高校未来事业的发展, 更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我认为,下一步和全校师生达成共识很重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使命摆到国际化的高度上来定位,才能获得全球一流的生源、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才能产出人类社会共同的知识、杰出人才和科技成果。建立统筹推进国际化事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体系也很重要。这样,每个人才能明确在国际化事业发展中的责任与分工,推进各项工作。国际化工作不再是师生们的负担,而是明确的业绩和成绩,瞄准目标,全力推动。[14:27]
-
[李家俊]:“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天津大学也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全球视野”的学生,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国际化适应能力。比如2009年,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通过了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IChemE)高级别“Master Level”专业认证。这是国内高校中首家通过IChemE认证的专业,通过这项论证的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名校的化工专业。这极大提升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国际竞争力,并为进一步改革工程教育、提升办学质量、推进国际化特别是在设计训练、能力考核和安全等方面提供了动力。2014年,天津大学引进了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法国尼斯索菲亚综合理工学院合作创建国际工程师学院与企业俱乐部,目的是培养高水平国际化通用型工程人才。此外,学校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所知名学府,开展合作互派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项目及暑期游学项目,曾派出本科生赴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做“国际化”的毕业设计。[14:27]
-
[主持人]:天津大学正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您觉得国际化与一流大学建设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14:27]
-
[李家俊]:2015年底,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将“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作为五项改革任务之一。我对此的理解是,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路径和必然选择。[14:27]
-
[李家俊]:“双一流”,是建设世界一流,不是中国一流,所以要得到世界的认可,要培养世界一流的学生,要吸引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还要产生世界影响的科技成果。这必然是一个国际化过程,“双一流”肯定是国际化的,它的实现也需要国际化,二者相辅相成。[14:28]
-
[李家俊]:据此,天津大学提出了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为核心,以“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若干学科和领域达到世界一流,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更多学科和领域进入世界一流,整体办学实力大幅提升。到2045年(建校150周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声誉卓著、人才辈出、优势突显。[14:28]
-
[李家俊]:在此期间,学校将统筹国内国际环境,更加主动的增强全球视野,强化国际化战略意识,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全方位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支持学生丰富海外访学经历,特别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到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未来竞争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竞争力,支持更多的教师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合作与竞争,提高教师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国际战略合作伙伴计划,推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机构的实质性和战略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产出一批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开展国际同行评议,围绕学科和队伍建设开展国际同行评议,主动聚焦世界一流水平;加大留学生培养力度,重点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总体战略,加大留学生招收培养的力度,为国家制造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人才支撑。[14:29]
-
[主持人]:谢谢李书记,感谢您今天做客人民网,也谢谢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再见。[14:33]
-
[李家俊]:再见。[14:33]
-
文章来源 :人民网
-
(责任编辑:王斌)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