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英文
当前位置: 杰出人才网 > 人才观点 >

深化产教融合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19-07-06 14:14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是提升应用型大

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是提升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平顶山学院2014年正式启动转型发展,2016年入选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几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机制、搭平台,全方位推进“引企入教”,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深化。

建立体制机制,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环境

体制机制改革能够有效激发有关各方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和活力。转型高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地方、服务行业,推进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整合有关各方人力、资金、项目、平台等资源,有效激发有关各方产教融合动力和活力。平顶山学院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内部治理、管理机制,成立产教融合专门管理机构——地方合作处,组建行业学院管理机构,各二级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均有来自行业企业等外部专家;制定《平顶山学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平顶山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试行)》,推进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制定、修订《平顶山学院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平顶山学院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平顶山学院关于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平顶山学院行业教师管理办法》等制度,从教育教学改革、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构建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引导、支持,营造良好环境。

共建育人平台,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提供有力支撑

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是转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协同育人平台建设要取得实质性成效,需要各转型高校明确建设思路,找准突破口,平台建设还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理的类型结构。转型高校在推进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统筹规划不足,高起低落,要求二级学院自动自发推进多,学校层面统筹少、协调推进力度小,难以汇聚不同层次信息和资源优势,难以形成上下合力等问题。平顶山学院在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工作中,注重统筹规划,按照“依靠政府引导,牵手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开展合作,以行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政产学研协同推进”的建设思路,上下协同,与300余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与平顶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等单位合作共建7个行业学院,依托行业学院,共建校外实习基地300多个,建成10余个协同创新平台和4个新型智库。学校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依托共建平台导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共建双师双能队伍、构建生产实训场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面“引企入教”,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教育教学改革是转型高校最核心的改革。提升应用型高校建设内涵,必须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这就需要转型高校全方位“引企入教”,推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平顶山学院做实做好行业学院建设,积极整合共建单位资源,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设置。各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新设专业的前期调研、咨询、论证等工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均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校要求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不仅要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方案修订过程还必须有行业专家参与。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学校鼓励、支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材建设,各二级学院积极探索推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专业课程群建设,围绕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构建了特色课程群;与合作企业组建联合授课团队,共同制订授课计划,企业提供真实案例及相关课程资源(含课件、教案及网站等),指导校内教师对课程案例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课堂应用;在特定学期开展工学交替的校企联合授课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评价。通过校企联合举办专业技能大赛、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当大赛组委会成员和评委;在专业技能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中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评委。校企共建教学团队。学校努力打造校企一体、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双导师制,校外行业导师参与校内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每年达到7000余人次,学校聘请了近80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创新创业授课教师或指导老师。

培育办学特色,探索形成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发展的根本使命和价值追求。特色发展体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可以是在特定的服务面向和服务领域中形成的办学特色优势,可以是特色化办学模式培育出的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可以体现在学校整体层面,也可以体现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专业群层面,学校对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特色打造应有系统规划和统筹推进。对各转型高校而言,深化产教融合,在服务地方中培育办学特色,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打造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转型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型发展实践探索的重点工作。平顶山学院自推进转型发展以来,紧紧围绕平顶山市产业发展规划和“五大转型”战略,对接地方主导产业链、创新链,确立了“做大做强电气信息类、化工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做优做特文化创意类、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群,积极培育医疗卫生类学科专业群”的学科专业群建设思路。在学校“政产学研协同”的产教融合基本模式要求下,各学科专业群探索推进个性化协同育人举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协同育人模式。电气信息类专业群探索“依靠行业协会,牵手龙头企业”的合作育人模式,学校是平顶山市电器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依托平高学院,与平高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办“平高班”,近年来已有百余名学生在平高集团就业。化工环境类专业群探索“引厂进校、师生进企”双进合作育人模式,实行“骨干教师一人一企”行动计划,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依托平煤神马学院,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办“尼龙班”。文化创意类专业群探索“以项目为纽带,校媒融合”的协同育人的模式,依托大河传媒学院,与地方主流媒体、传媒企业深度融合,在校内共建了“新媒体工作室”等10余个协同育人平台,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经济管理类专业群探索“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的合作育人模式,与地方税务部门共建“纳税人学校”,引入税务稽查、税务咨询、业务培训等项目,建立双导师团队,开展师生共做、师生共创。教师教育类专业群和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中小学、幼儿园紧密合作,推进“校政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引入名师工作室,推行四年一贯全程双导师制,协同培养卓越教师,入选“河南省卓越全科型小学教师培养改革试点”,与平顶山市教育局共同申报成功“河南省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各学科专业群推动师生在真实环境中引入真实项目、开展真实流程的全程实战,已初步形成了“教学做创”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系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

 

(责编:艾雯、程宏毅)

(责任编辑:王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