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是嘉兴市主城区,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濒杭州湾,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南湖区来说,是重大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握好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内涵,拓展和丰富人才工作总体定位,用人才的活力激发创新的动力,立足全省、辐射全国、面向国际,从三个维度推进人才的接轨融入,努力打造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示范地。 创新用才,构建“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加强政府主体联动。南湖区建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结合主办2019年“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首站暨“世界创意创新日”活动的契机,今年4月,南湖区推动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建设,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25家示范基地代表选举产生了6个专委会,发布了9大联动项目,建立了“双创”示范基地高层次会商机制、互访协商机制,推动技术交流、项目承接、企业孵化。其中,南湖区牵头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负责成立相关产业联盟,助推优质集成电路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南湖区成立海创人才长三角创业服务中心,今年先后举办高层次专家南湖行、“智立方”创新创业大赛、嘉兴南湖生命健康百人会等活动,有20余个项目签约,5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落地,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项目超过60%,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科创资源的流动。同时,建设海外人才招引“飞地”,精准招揽高精尖人才,上半年在孵项目达60个。 增强市场用才效应。南湖区现有领军人才企业207家,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氛围日益浓厚。一方面,积极承接上海、杭州等地溢出资源,吸引高新企业落户南湖;另一方面,推动企业扎根南湖后“走出去”,在长三角地区设立子公司或研发中心,推动人才、就业、产业的跨区域双向交流。 平台聚才,提升“产业—载体—项目” 三轮驱动的共建共享能力 在产业上合作,增强集聚力。今年4月,南湖区挂牌成立全省第二个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与省外专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柔性电子产业,与杭州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合作,推动柔性电子科研、产业项目在G60科创走廊落地,打造“中国柔谷”。 在载体上合作,增强竞争力。南湖区在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上海大学新兴产业研究院。 在项目上合作,增强吸引力。南湖区开展“百名人才科技招商”行动,通过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和新型材料方面的竞合关系,加快要素整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1~6月,全区落户人才科技项目59个,其中来自长三角地区项目29个,仅从上海就引进高层次人才27人。 环境留才,完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以技术服务平台为载体,提升长三角“事业留人”的能力和水平。南湖区成功创建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可面向全国提供检验检测、技术支持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嘉兴雅康博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嘉兴泰格数据管理有限公司等已初具规模。同时,抓住长三角全球科创路演中心落地南湖区的机会,积极举办各类项目路演活动,上半年吸引了115个优秀人才创业团队,为68个人才项目找到落地平台。 以优质资源供给为重点,提升“环境留人”的能力和水平。南湖区大力导入社会资本、国际资本,进一步汇集优质的基础教育、医疗服务资源,促进长三角公共服务体系均衡化。上半年,签约引进携领投资国际学校教育、立洋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嘉兴基地等项目,新增与上海结对学校4所,联合培训300人次以上。 以智立方综合体为依托,提升“感情留人”的能力和水平。南湖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拓展“智立方”综合服务体,深化九大中心建设,上半年,在“智立方”举办领军人才企业智资对接会等活动153场,办理各类人才需求1360件。积极研究人才数据互通、人才评价互认、人才信用共享机制,探索非嘉兴本地缴纳社保的人才享受相关政策的通道。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标准贯通、流程统一、内容协同的服务指标体系,不断提高面向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异地“一网通办”的效率和质量。
(责编:艾雯、程宏毅)
(责任编辑: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