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 辛省岐 近年来,我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市科技人才12.15万人、专业技术人才8.9万人,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2.5%和2.0%。在人才总数中,正高工程师74人、副高工程师8394人、中级工程师31618人、初级(助理工程师)49112人。其中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4人,市管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251人。这些人才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才观念不新,人才环境有待改善。选人用人的观念陈旧,发现人才的视野不够开阔,尚未形成人才发现、培养、使用等各个环节互相配套的有效机制。在发展中把吸引资金、项目放在第一位,引进人才和技术往往被忽视。有的单位把人才当“花瓶”,引进人才是为了单位上等级、评资质,引进前是人才,引进后就成为“虚”才,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十分紧缺,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从区域分布看,市区及县城地区科技人才比较集中,山区、基层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非公有单位科技人才拥有量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规模不相称。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中,一般专业人才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以及科技带头人、专利发明人比重偏低,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7.3万人)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仅有3681名,大学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仅占ll%;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仅占2.2%。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产领域,经营管理、科研创新、市场营销等高级专家人才十分缺乏。近三年,我市考入各类高等院校的本科生高达l9678人,但回宝鸡工作的本科生仅863人,且多为文科专业的学生。 三是人才使用效益不高,管理机制缺乏活力。在使用方面,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突出,重资历,轻能力,照顾平衡的多,而破格提拔优秀人才少;考核机制不完善,年终考核缺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才调配、流动机制不完善,有的企业停产、倒闭后,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只是重视有形资产的盘活,而不重视包括人才在内的无形资产的重新配置,任其自生自灭,大量流失。一方面,单位对流失人才培养的投入无法收回;另一方面,流失的人才可能成为新的竞争对手。特别是掌握着单位关键技术、主要客户或商业机密人员的流失对单位的损失和打击是无法估量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部省属企业,近五年外流的专业技术人才达140多人。 为此建议 一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科技创新人才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一把手工程”,形成多级联动、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引导各行各业充分认识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对于建立自主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二要培养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是扩总量。根据我市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际需求,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引进高端紧缺科技创新人才的“绿色通道”,大力实施订单培养大学生计划,借助校企合作、项目联合等平台聚集人才。二是调结构。重点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副中心、迈向现代化”的目标,采取公招、聘用、调整等方式,逐步改善我市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有专业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职称复合型人才和拥有专利技术和特殊才能的拔尖人才。三是强培训。编制全市科技人才继续教育规划,建立我市八大优势产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训中心,集中培训一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人才。选派一批高科技创新人才到高校进修深造,到研发机构、知名企业学习培训。 三要搭建科技创新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一是发挥好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组建研究院、博士工作站,吸引一批国内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公共技术研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联合创建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开发基地,织密产学研一体化网络。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建设。在已建成的6个孵化基地的基础上,围绕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一批能力突出、设施完备的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器,制定落实优惠政策,使其更好地发挥孵化功能。三是加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顺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形势,融合电子商务、科研机构和企业信息网等网络平台优势,着力提高公共技术创新服务能力。 四要创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氛围 抓住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十三五”机遇期,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进行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和完善。制定和落实科技创新人才参与成果转化的收入分配、税收减免、功臣奖励以及医疗、住房、子女就业等优惠政策。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和市拔尖人才管理激励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和绩效重奖。改革科技创新人才人事管理制度,减少政府行政干预,推动科技人才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进入人才市场,营造尊重人才、自由平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既重人才培养、又重人才使用,既重物质待遇、又有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使科技人才的创业、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追求。 (责任编辑:王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