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繁体|英文
当前位置: 杰出人才网 > 政策法规 >

厦门完善人才政策 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

时间:2019-06-21 17:05来源:厦门网 作者:admin 点击:
我市不断凝聚人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图为2018年11月,厦门市高新技术发展协会高层次人才分会启动白鹭英才产业行系列参访调研活动。(本报记者何炳进摄) 位于集美新城的软件园

  我市不断凝聚人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图为2018年11月,厦门市高新技术发展协会高层次人才分会启动“白鹭英才产业行”系列参访调研活动。(本报记者何炳进摄)

  位于集美新城的软件园三期,是软件企业及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最佳创业乐土。(本报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我市形成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图为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线。(本报记者黄嵘摄)

  我市多措并举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图为位于翔安新城的洋唐居住区。(本报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本版文/记者 黄怀 通讯员 杨鸿杏)ATENO天诺国际设计顾问机构创办人、设计总监孙建华是市拔尖人才,曾拿下中国设计界权威机构授予的“十大年度设计师”等重量级荣誉,推动首届中国室内设计艺术周落户厦门,成为福建奔跑在最前沿的设计师之一。

  新年伊始,孙建华将继续努力奔跑,当好追梦人,“希望用手中的设计图纸,为城市点缀熠熠星光,让厦门这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他说。

  大国角逐,比拼的是高端人才;地方发展,人才同样是制胜之棋。去年,随着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厦门也不断完善提升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管理、培养、评价和创新创业激励,实施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集聚机制,凝聚人才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发展,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人才发展环境,谱写出创业创富的华美乐章。

  

  健全政策体系聚集各类人才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一直以来,厦门倡导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更有力度的人才引进政策,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产业,利用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体系聚集人才。

  自2010年起,厦门在全省率先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双百”计划,对领军型创业人才给予最高600万元、500平方米免租场所支持,目前已评选十一批共10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领军型创业人才。在这些引进人才创办的企业中,已有1家在港股上市、3家在主板上市、4家挂牌新三板,另有4家企业获上市公司或大型国有集团控股,整体市值(估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涌现出了艾德生物、大博医疗、盈趣科技等细分领域的准独角兽企业,形成了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良好品牌。

  为补齐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缺乏短板,实现人才的量质并举,2013年厦门率先出台“海纳百川”计划,包括重点产业、金融、软件信息以及台湾特聘专家等12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培养计划,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目前累计资助近12000人。“海纳百川”各项人才政策实施后,厦门市每年投入各项保障资金近15亿元,配合“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厦门的人才政策开始向重点产业链集群的企业一线和重点项目倾斜,近八成入选对象集中在重点产业的龙头项目,成为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留德博士、前新加坡研究员梁旭鸣是厦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2015年12月梁旭鸣创办了厦门云识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团队研发以先进的文字识别及无感人脸识别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移动办公、纸质文档管理大数据、实名认证、智慧门禁等解决方案产品。

  在创业初期,梁旭鸣经历了产品创新开发及市场开拓的种种艰辛,不过,2017年开始,他先后获评厦门“双百计划”人才和福建省“百人计划”专家,在2017年底得到了厦门市及集美区对云识公司的大力支持,包括购买软件园三期办公楼补贴款,以及对创业前期的个人房租及个人生活费补贴款,给云识公司的前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8年底,又获得各级的运营补贴款及对创业人才的个人生活费补贴款等。

  梁旭鸣告诉记者,在省、市、区各级人才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厦门云识创新开发的产品都已成功落地、开花结果,为企业未来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走过很多城市,我深切地感到厦门特别是软件园三期是软件企业及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的最佳创业乐土,不论是人才经费扶持力度、开放创新的人才政策,还是耐心细致的服务,都为软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梁旭鸣说,他将介绍更多高精专新、软件企业人才来厦落地,协同发展。

  2017年底,厦门开始为新引进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分别发放每人3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一年内已经累计发放了3100余人近1亿元。全年引进各类硕士以上学历人才共近5000人,同比增加27.7%,为厦门的发展注入了一大批新鲜血液。今年开始,厦门将一次性生活补贴发放范围扩大至“双一流”本科生每人2万元,以十足的诚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毕业生来厦计划”,获得了全国高校的广泛关注。

  

  企业主体作用推进协同育才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厦门在大规模引进外来人才的同时,协同推进青年人才、中层骨干人才培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厦门自2013年出台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包括“杰出青年人才引进计划”“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杰出青年人才最高可获100万元补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最高可获40万元经费补助和生活津贴,目前累计兑现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入选的青年人才普遍成长迅速,引领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厦门海荭兴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德辉先后入选厦门市青年英才“双百计划”和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这两个计划,不仅为企业送来了真金白银,还大力扶持企业引进人才,以知识的力量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杨德辉说。

  目前海荭兴公司正与厦门大学、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合作,成立食品安全检测科学研究院。根据厦门的人才政策,企业可在规模化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土地、财政、科研经费等方面获得支持。同时,还可以享受在人才子女就学、租房、购房以及生活补助等方面的政策,比如人才子女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可在本市辖区申请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入学。“这些政策对于我们构建研究院、大力引进人才、推动企业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杨德辉说。

  企业是人才的直接引进者、使用者和受益者,厦门出台多项举措支持企业和重大项目自主引才、育才,并给予相应扶持,构建企业主体引才、育才“主阵地”。通过加强对本地人才和已有人才的培育,涵养人才成长的沃土。

  经市委组织部牵头,第七届国际新材料大会2018年落地厦门,大会邀请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委员会主席、院士、天然气研究所所长鲍里斯教授来厦,为我市13家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并与厦钨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为我市企业和人才开拓了优质的境外培训资源。

  此外,我市组建软件园联盟大学,由33家龙头企业提供师资、课程和实训基地,建立软件信息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健全从研发、设计、试验、推广、营销等全产业链条的人才孵化机制,协同培育、共享共育一大批产业紧缺人才,增强人才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感、拥有感、获得感,使人才和厦门这座城市结成奋斗共同体,共享成功、共创未来。

  

  塑造人才品牌助推引领发展

  识才、惜才、用才,是发挥人才作用和潜力的关键。充分发挥人才功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人才评价、激励、分配机制,以更开放的眼光,更开阔的胸襟打造体现厦门特色的人才品牌,才能激发出人才群体最大的活力。

  一直以来,厦门都注重在本土人才中选拔在科技创新、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达到专业领先水平,并为厦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拔尖人才”至今已经评选出9批次共525人次,他们是厦门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带领着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为厦门增光添彩。

  同时,厦门市重视政治引领、政治吸纳人才,通过在各类人才群体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活动,落实专家联系人才制度等,把各类人才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2018年,为了更好地发挥人才咨政作用,市委组织部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公共服务、两岸交流等热点问题,采取选题、专题、研讨咨政方式,为人才咨政建言搭建平台,共吸引100多名人才参与,并精选15篇形成《2018年厦门市专家人才咨政报告汇编》,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有益参考。

  在人才的引领带动下,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平板显示、旅游会展、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等多条产业链营收突破千亿大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25家,约占全省一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5件,是全国的两倍多,厦门创新创业指数位居全国第九,成为连续两年工业转型升级获国务院表彰的四个城市之一。

  

  多种服务举措保障安居乐业

  凡是有利于人才创造的事情就应当全力以赴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去改。

  为了解决人才反映最强烈的“居住难”问题,厦门通过提供租赁房、配售保障性商品房、发放购租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多元化模式予以综合解决,不仅对人才保障性商品房单独配售进行了明确,放宽了申请对象的年龄限制,将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的博士纳入人才保障性商品房配售范围,还明确了今后人才在享受住房补贴时可不再扣除个税奖励金额,充分展现厦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满腔热情和支持各类人才留厦共同发展的十足诚意。

  人才来到厦门,既可申请最高1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住房补贴,用于购买或租住普通商品房,还可申请购买专门为高层次人才单独配售的保障性住房,面积最高达到120平方米,价格较市场评估价优惠55%。截至目前,厦门已发放购房(租房)补贴6775人约5.5亿元,首批共561名人才获得申购资格,市、区还建设“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1.5万套,促进人才安居乐业。

  在引进人才时降低门槛,通过对人才政策不断的升级补充、简化人才认定程序、提高政策引才的实效性,厦门正通过打通服务之路“最后一公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互促共进,不遗余力地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

  砥砺前行,开放的厦门,正日益成为群英荟萃的人才发展新高地;创新的厦门,正日益成为世人瞩目的创新创业首选地。

  点击

  引才留才政策亮点

  ●顶尖人才:顶尖人才和团队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000万元至1亿元支持。

  ●领军人才:入选“双百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100万元工作生活补助,领军型创业人才可享100万-500万元创业扶持资金、100-500㎡场租补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可按业务收入1%给予奖励。

  ●专业人才:教学名师、一流医学人才和团队最高可享100万元安家补贴,一流医学人才和团队最高可享600万元工作补助。

  ●骨干人才:对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年薪30万元以上的可获10万-15万元薪酬津贴,柔性引进的可获个人薪酬总额20%、最高15万元薪酬津贴。

  ●基础人才: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分别可享3万元、5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排前200名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可享每人2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闽籍人才:新引进符合条件的闽籍专家、闽籍优秀企业家所创办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的,按其业务收入的1%给予奖励,奖励期限最长3年。闽籍青年来厦创业,3年内获得100万元以上风投的,可享融资金额的10%、最高50万元的补助,并为他们提供场租优惠、创业辅导、投融资服务等。

  ●人才落户: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凭身份证和人才入选凭证),或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凭身份证、毕业证书或人才入选凭证、学信网查询学历证明报告等有效凭证及在厦连续缴交三个月社保证明),符合规定的即可直接申请落户。“白鹭英才卡”持卡人在社会保险、子女入学、购房租房、缴交公积金等方面,也可享受本市户籍待遇。

  ●子女就学:国家人才(科技)计划入选者、省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市“双百计划”人才、市拔尖人才、市重点人才、市“海纳百川”人才计划金鹭英才卡持有人、经组织部人事部门认定的高层次留学人员均可在子女入园入学时享受择校一次。

  ●住房保障:构建“租、售、补、贷”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帮助人才解决在厦住房问题。

  育才用才亮点举措

  ●青年人才:杰出青年人才最高可享100万元工作生活补助;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可享最高40万元工作生活补助。

  ●本土人才:在厦企事业单位工作3年以上的本土人才也可参评“海纳百川”各子计划,享受各种补贴、优惠和人才激励政策,已入选市级“拔尖人才”的专家可以优先参评,入选“厦门市领军人才”的参照同类引进领军人才标准给予工作经费支持。

  ●人才培训:重点企业中层骨干培训可享单个人才最高2万元、累计每个企业每年最高10万元的补助;每年选送卫生、教育专业人才参加国内外高层次进修培训和学术研讨,支持引进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合作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支持建设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技师培养基地,对重点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按引进人才扶持标准给予补贴。

  ●高端峰会:凡我市行业龙头企业、创新平台、众创空间等联合知名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在厦发起、组织行业峰会、高端论坛的,或举办承办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可获最高50万元补贴。

  ●联合育才:鼓励职业院校根据全市产业发展需要增设相关专业,每年遴选一批重点或特色专业,给予最高100万元专业建设补助。

  ●建言献策: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开展专家人才咨政建言活动,在制定产业规划、完善民生保障等重大决策中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

责任编辑:易红秀,赖旭华



(责任编辑:王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